![]() |
![]() |
铁矿石的黄金时代十有八九已一去不返 [发布日期:2012-7-31] | ||
不过铁矿石的黄金时代十有八九已一去不返。据中国钢铁协会发布的一季度钢企盈利报表显示,2012年一季度的中国钢铁业惊现全行业亏损现象,这是进入2000年以来,首次出现整个行业的亏损。 “中国钢铁业现在需要一个大调整大洗牌了,否则很难走出低谷。”济南钢铁上述人士感叹。 青岛港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,青岛港2012年的经营形势明显不乐观,尽管集装箱进口量依旧在增长,但铁矿石显然比往年差了不少。“如今钢厂都只维持一个最低量的运转,贸易商的货全堆在码头上了,整个码头铁矿石堆积量在1500万吨左右,码头连办公楼都拆了堆铁矿石,实在找不出地能腾出来做堆场了。” 青岛港积压的铁矿石货主之一,济南钢铁一位高管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,由于房地产调控及基建业急刹车,钢铁供应严重过剩,济南钢铁不得不削减产量,努力将铁矿石库存保持在低位,并试图扩展非钢业务过冬。 即使站在青岛市中山路的百盛写字楼,俯瞰十多公里外夕阳中的青岛港前湾码头,巨大的矿砂船和堆积如山的铁矿石也颇令人震撼。 然而,今年的情况不一样。受到信贷条件趋紧和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影响,中国大部分钢厂已开始减产,导致铁矿石库存上升到历史高位。 1990年以来,中国已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增长的82%,2000年以来则占了93%,全球航运市场在2003年后也步入了黄金时代。青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的船长焦清华记得,在2006年以前做铁矿石航运,几乎一年就能把船钱挣回来,全国各大造船厂的门槛都被手握现金的船东们踏破了,“造船厂少,2006年去排队,订单都排到了2012年后。” 在前湾港这片超级堆场衬托下,巨轮看起来就像一个玩具。在一个有门卫看守的大门后面,是青岛前湾港的铁矿石堆场,几百座黄色、褐色、灰色的铁矿石小山堆满了港区的角落,足有上千万吨之多。 越来越多的中小钢铁厂商选择削减产出并减少铁矿石购买量。“很多中小钢铁厂关闭了他们的炼钢炉,他们生产亏钱,不生产因为机器损耗,也要亏钱。”世纪瑞丰董事长刘毓崑称,这种形势让众多小钢厂几乎不储备铁矿石,用多少买多少,“买涨不买跌”也成为众多钢企的主要心理,“以前他们都买一个月的量,现在一周的量都不备了”。而这也是港口铁矿石积存的主要原因之一。 过去,这些铁矿石意味着滚滚财源。而现在,它们成了青岛港的大麻烦。 拆掉办公楼堆铁矿石,千万吨铁矿石滞留青岛港,大型矿砂船船主因为持续亏损而拆船,钢铁厂不再大炼钢铁,这一切似乎表明,中国经济已经遇到了麻烦。不过,新的刺激政策会因此而来吗? 过去两周,中国的热煤(常用于发电的煤种)和铁矿石买家纷纷取消合同,令其价格大幅下挫。中国支付的铁矿石价格已从2011年9月份的顶点下降了超过三分之一,降至每吨130美元左右,巴西淡水河谷在价格上一再向中国钢厂优惠促销,但钢厂们仍没有表现出购买的兴趣。 “钢铁业现在产能严重过剩,我们的利润率从2008年以前的最高10%,降到现在0以下了。”济南钢铁一位管理层透露,6月份钢铁市场将经历残酷的去库存过程,济钢面临的问题,已经从“如何吃好”变成“如何吃饱”。 铁矿石的降温,也引起了全产业链的“感冒”,贸易、航运、货代、造船业,如今都在苦苦挣扎。 青岛港辐射华北地区,河北钢铁、山东钢铁等大型钢铁企业都有矿石从这里进港。在过去的2011年,这里进口了超过1亿吨铁矿石。这些砂砾来自巴西、澳大利亚或者南非,被全球矿山巨头淡水河谷、力拓、必和必拓等从地下挖出后,装入十几万吨的好望角型船里,经过40天或者半个月的漫长海运,方抵达青岛港——最终,这些砂砾在中国大部分将转变为建筑以及汽车。 这些铁矿石通常是贸易商买来或钢铁厂预订的,但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下降和需求减少,很多钢铁厂不愿兑现合同、贸易商则找不到下家接手,只能任由铁矿石堆积在港口。
|
||
(中国钢管市场网信息平台 无缝钢管供应 现货专业线上线下发布查询融合体!0635-8950003)
|
| |